碳化硅微粉是太陽能晶硅片、半導體理想的線切割刃料。制粉是碳化硅微粉生產中的重要工序,由于碳化硅的硬度較高,其莫氏硬度為9.5級,在莫氏硬度標準中僅低于金剛石,因此其生產加工并不容易。目前較為廣泛地使用雷蒙磨機作為主要設備,雷蒙磨主機主要由機殼、進風蝸殼、中軸、梅花架、鏟刀、磨輥、磨環及電機等組成。其中鏟刀是雷蒙磨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件,直接關系到碳化硅微粉生產的成品率和產量。
生產碳化硅微粉所用的原材料是碳化硅粒度砂,由給料機將粒度砂定量、連續均勻地送入主機研磨室內進行研磨。在研磨室內,磨輥懸掛于梅花架上并繞雷蒙磨機體中軸公轉,同時磨輥本身又自轉。由于公轉時的離心力作用,磨輥向外張開而壓緊于磨環上。每個磨輥的前面有一把傾斜安裝并隨梅花架上并與磨輥一同轉動的鏟刀,鏟刀轉動時將物料鏟起,使物料形成一股物料流被送入磨輥與輥環之間,磨輥在離心力作用下滾壓在磨環上,將由進入到磨輥和磨環之間的物料破碎成粉。
目前的鏟刀由底板和側板組成,由于結構上的原因,鏟刀在將物粒子鏟起時,有一部份物料被直接拋送到磨輥上對磨輥進行沖擊,長期運行,磨輥很快就會出現波浪形紋路。產生波浪形紋路的磨輥如果繼續使用,將會導致磨環也形成波浪紋路,一方面,由于磨輥的磨損導致不平衡,使得對物粒的加工產生不良影響,特別嚴重的則是會對主機、主機底座造成振動甚至產生斷裂的后果,既耽誤了生產,又提高了配件損壞的頻率,增加了生產的成本。
因此,一種對雷蒙磨粉機鏟刀的改進結構就應運而生。我公司提供一種碳化硅微粉生產所用雷蒙磨上的鏟刀,以有效延長磨輥、磨環的使用壽命。另一目的則是提供一種由上述的鏟刀所構成的雷蒙磨。
該鏟刀是通過以下結構實現的:包括底板(1)和側板(3),其改進在于:與所述側板(3)相對的底板(1)上設有導流板(2)。
作為改進,上述的導流板(2)最好在底板(1)的尾端的邊緣并呈“V”字形彎曲。
上述的鏟刀所構成的雷蒙磨,包括機殼、中軸、梅花架、鏟刀、磨輥和磨環,其要點在于設有上述的鏟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保證原料均勻充分的拋送到磨輥與磨環之間,特別是能減輕原料被鏟刀直接送到磨輥上對磨輥所進行的沖擊,從而使磨輥和磨環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進而降低設備故障率和運行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右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俯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1的立體圖。
圖5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為底板,2為導流板,3為側板,4為機殼,5為梅花架,6為中軸,7為磨輥,8為磨環。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圖1一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包括底板1和側板3,與所述側板3相對的底板1上設有呈“V”字形彎曲的導流板20
實施例2:參照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的導流板2為側板3對面的底板1尾端并且為直板。
實施例3:參照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的導流板2為側板3對面的底板1中部呈與側板3邊緣弧形相應的板。
實施例4:參照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為雷蒙磨機,包括機架、機殼4、進風蝸殼、中軸6、傳動輪、梅花架5,鏟刀、磨輥7、磨環8和驅動電機,每個磨輥的前面有一把鏟刀,所述的鏟刀為實施例1一3中任意的一種。